本文转自:安阳日报配资查询网
(今日关注)童心筑梦 青春起航
——暑期生活里的成长答卷
7月22日下午,在北关区红色好少年公益读书社,学生正在阅读书籍。(本报记者 张晶宇 摄)
编者按:暑假是成长的加速期。在这个蝉鸣声声的季节,从稚气未脱的小学生到意气风发的大学生,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描绘着独特的成长图景。为全景式展现当代学生的暑期生活,近日,本报记者深入采访了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3个不同学段的群体。从懵懂探索到独立担当,从知识启蒙到人生规划,不同学段的孩子正以各自的方式完成着属于他们的“暑期作业”。让我们跟随记者的笔触,一起聆听这些成长故事,感受教育在不同阶段的温度与力量。
小学生
炎夏好去处 暑期享清凉
□本报记者 徐依依
在公益书屋静心阅读、在游泳馆欢畅戏水、在乒乓球馆激情竞技……这个暑假,小学生们以丰富多彩的方式,既避开了炎炎烈日,又收获了知识与快乐。
7月21日9时刚过,位于高新区洪河公园的甲骨文书屋里,银杏小学三年级学生王子墨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熟练地跑到窗边的阅读角,那里放着几个坐垫,是工作人员特意为孩子们准备的。该书屋管理员介绍,暑假里每天有近百名孩子来读书,周末人数更多,为此他们新增了不少儿童读物,还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让孩子们在互动中爱上阅读。
市职工文化体育中心乒乓球馆内则是另一番热闹景象。馆内的乒乓球台整齐排列,教练拿起球拍示范正手攻球,乒乓球在空中画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引得孩子们发出阵阵欢呼声。家长王女士说:“平时加班多,孩子暑假没人管,这个培训班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据了解,为进一步培养我市职工子女的兴趣爱好,帮助广大职工缓解暑期工作和生活压力,市职工文化体育中心邀请安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专业的乒乓球师资队伍,为职工子女提供优质的公益服务。同时,市职工服务中心综合服务大厅、职工书屋、爱心驿站等也为孩子们提供了休息、纳凉场所,让大家感受到来自市总工会大家庭的关爱。
傍晚时分,在安阳市文体中心桢航游泳馆里,一群“小不点”正在教练的指导下练习蛙泳。四年级学生石开元在教练的指导下,动作从笨拙到熟练。据悉,该游泳馆开设了暑期儿童专场,水温保持在26℃左右,并安排了专业救生员全程守护。除了游泳课,这里每周还会举办水上趣味运动会,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得到锻炼。
从书香浸润的书屋到清凉畅快的游泳池,孩子们用阅读充实心灵,用运动强健体魄,在多样的活动中让暑假变得充实而有意义。
中学生
汗水中成长 奉献中蜕变
□本报记者 王 箫
7月21日,市第五中学八年级学生踏着晨光,步履坚定地走进了熟悉的雷锋志愿服务站。
服务站内,扫帚挥过地面,微尘在光束中舞动;抹布擦拭桌椅,留下光亮整洁。暑气蒸腾,汗珠悄然爬上额角,却无人停歇。“让服务成为习惯,让奉献融入日常。”市第五中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多年来,学生早已将足迹印在社区、文化场馆、福利院和养老院。歌声、笑声,耐心的倾听、温暖的陪伴,都是他们传递城市温度的方式。
该校的“亲情解码”行动、自然之友生态感恩、社会公益实践三大特色项目如枝繁叶茂的大树,学生如自由的鸟儿择枝而栖,在实践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生命回响。
暑假,少年们深入乡村田野,挽袖躬身,锄草翻土,沉浸式感受千年农耕文明的厚重,在劳作中将感恩社会、回馈乡土的赤诚深深烙印于心田。
养老院的浓荫下,少年们用指尖在手机屏幕上轻点:“奶奶,点这里就能看见家人了!”当屏幕上亮起远方亲人的笑脸,老人的脸上也绽放出温暖的笑容。
几乎同一时刻,市第六中学2024级一班的学生迎着朝阳奔赴铁西路街道新兴社区。扫帚拂过路面,弯腰拾起绿化带中的塑料瓶,少年们的校服被汗水浸透,却无人停歇。社区活动室内,一场别开生面的安全课拉开帷幕。防溺水动画片节奏明快,少年们鼓起腮帮子练习憋气;反诈民警剖析“游戏账号交易”等骗局,增强了少年们的防诈意识。
社区居民望着年轻的身影感叹:“看到他们,就看见了向上的力量。”这力量如夏日拔节的青苗,终将成长为支撑未来的脊梁。
大学生
青春不放假 奋斗正当时
□本报记者 许美美
蝉鸣声声,夏意正浓。暑假期间,大学生们有的选择实习积累经验,有的投身志愿服务活动,有的利用假期充电学习,也有的踏上旅途放松身心。7月21日,记者联系了安阳工学院和安阳师范学院的部分大学生,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暑假故事。
当天9时许,在安阳工学院机械工程实验室里,大三学生张磊正和团队成员一起调试一台自动化设备。尽管学校已放假,但他们团队申请的创新创业项目进入了关键阶段,这个暑假他们选择留校攻关。
“我们这个项目是‘智能分拣机器人’,主要针对物流行业设计,希望能提高分拣效率。”张磊向记者介绍。“暑假不回家,父母支持吗?”面对记者的疑问,张磊笑着说:“一开始我妈不太支持,但听说我们的项目可能参加省里的比赛,她就让我好好干。其实暑假留校做项目的人不少,我们团队5个人,有3个都住校。”
15时许,烈日炎炎。在文峰区康馨社区服务中心,安阳师范学院大一学生李婷瑜正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整理图书。这个暑假,她报名参加了社区组织的爱心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没有报酬,但我觉得很有意义。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我自己也收获了很多。”李婷瑜说。
尽管是假期,但市图书馆里每天都挤满了学生。大学生刘洋正在备战考研。“我们专业竞争激烈,早点准备心里踏实。暑假学习肯定没有出去玩轻松,但想想未来的目标,就觉得值得。我们班有好几个同学都在复习备考,大家互相督促。”刘洋说。
通过采访,记者发现,大学生们的暑假安排虽各不相同,但都体现出了积极向上的态度。无论是志愿服务,还是学习,都是对青春的一种诠释。
暑假是短暂的配资查询网,但经历和成长是永恒的。在这个炎热的夏天,这些年轻的身影正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属于他们的精彩故事。
镕盛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